任务栏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志——第一篇 组织机构

发布日期:2023-04-14 09:28:41   来源:文博中心   
 

第一篇组织机构

 

1928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附设立信会计学校。19377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备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立信会计学校。195210月停办,并入新组建的上海财政经济学院。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全国的国立、公立、私立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管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为私立高校,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学校招生、学生学籍、教师资格及职务晋升、课程设置等须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重大事项须报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上海解放后,学校隶属于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高教处、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简称“华东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简称“教育部”)。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选任并罢免校长,须报国民政府教育部、华东教育部和教育部备案。

1980-20166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先后更名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1980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复办,为上海市属公办高校;由市政府财贸办、教卫办共同领导,人事、财务和规划由市财政局负责,专科学校的教学行政业务由市高教局管理和指导;附设的立信会计学校(中专)、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行政业务由上海市教育局管理和指导。19831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财政部双重领导、以上海市为主。1984年,上级主管单位明确,学校行政工作归上海市政府财贸办公室管辖,学校党的工作由中共上海财贸工作委员会领导。199510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划归市教育委员会管辖。20039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文同意建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上海市政府主办的地方公办财经类高等学校。

解放初期,校长通过校务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198010月、198611月设置的校务委员会,职能从学校的决策机构变更为审议和监督。19835月,建立中国共产党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委员会。1989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的通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042月,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分别任命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院长、副院长。20166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与上海金融学院合并,组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19849月,学校设置党委、行政管理部门,陆续设置教辅、直属单位。19866月,在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5个学系2个教学部。20055月,学校设置11个二级教学单位;10月起,陆续设立4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20087-20166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拥有9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的立信会计学校,分别隶属于当年办学所在地的上海市教育局、四川省教育厅等管理(其职能部门)。包括中等专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会计职业培训,拥有四川、广州、上海三地的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上海、四川两地的立信会计函授学校,桂林、衡阳、兰州、柳州、南京、北京、天津等地的立信会计学校,1949年设置的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各地设置的各类各办学层次立信学校,多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属的办学分支机构,潘序伦均为主办人或主办人经潘序伦授权,统一使用“立信会计丛书”为教材,无论是学校自身还是社会人士,往往把这些以“立信”为名的会计学校习惯性统称“立信会计学校”。1980年代,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先后建立夜大学、培训中心、函授部等办学机构。20036月起,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成人教育学院。2009-20166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设置继续教育学院。

第一章 管理体制

第一节 早期办学

一、立信会计学校隶属教育局

1928年春,潘序伦在事务所开办簿记训练班,招收对象以青年职员、练习生为主,利用夜晚空闲时间授课2个小时,每期科目专修半年,1年招2期。簿记训练班曾名潘序伦会计专修学校。

1928年潘序伦取《论语》民无信不立之意,将潘序伦会计师事务所改名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学校先后易名立信会计专修学校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19308月增设立信会计函授学校。1932年,学校租用河南中路吉祥里18号办学。19326月,立信会计学校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立案。1946年,潘序伦在上海创办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立信会计学校在其他城市陆续办学。受潘序伦委托,刘芷休在1937年筹办立信会计学校重庆分校,为一年制的日校和夜校;1940年起,先后在桂林、柳州、衡阳、梧州、兰州办理立信会计学校或分校;1941年起,立信会计学校先后与重庆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等6家单位合办选科制的立信会计补习学校。19451946年,在北碚、广州分别创办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陆续在南京、天津、北京等地办立信会计学校(详见本篇第四章·其他办学机构)。以上各校处在城市不同,分别由当地的省(市)教育厅(局)管理。其校名略有差异,但“立信”字号和会计教学相同,是潘序伦主持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或立信会计学校的分支办学机构,主办人潘序伦或主办人受潘序伦委托,当年社会上一般将其统称为“立信会计学校”。

二、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

国民政府教育部对全国的国立、公立、私立高等学校实行统一管理。19377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文准予学校董事会备案。812日,上海市社会局发文:“奉教育部指令,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准予建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为私立高校,隶属国民政府教育部,学校招生、学生学籍、教师资格及职务晋升、课程设置等须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重大事项须报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上海挑起战端,八一三淞沪抗战失败,1110日上海沦陷,租界沦为孤岛,北苏州路1040号校舍被日军侵占。潘序伦致函董事长陈其采,校董王云五、宋汉章、钱新之等: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甫经创设遽遇国难,不得不暂停开学,现已将暂停开学原因呈文报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察,并设法将第一次录取专科新生介绍转学于上海法学院、沪江商学院、光华大学商学院等处。

1939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复同意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于是年暑期恢复招生。

19407月,潘序伦抵达重庆,筹备迁川办学事宜。1940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会计训练班准予备案,训练期满发给成绩证明书。1942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迁川办学,北碚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招收新生,并在1943年秋在重庆设立市区班。至此,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上海、北碚、重庆市区三地办学。

19462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信在上海复校指令重申:私立学校不得设立分校,上海、重庆、北碚三处应速归并。学校呈文教育部,就学校三地办学问题进行说明:由于北碚、重庆两校学生大都是川籍,不能复员来沪,已奉准不招新生,就地办至学生毕业为止。

1947年,学校申办立信商学院,多次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述意见,阐述立信办商学院的有利条件。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致函陈其采,答复称,教育界当前情形极度不安,故饬暂缓办理。

19494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学校改办立信商学院或立信会计学院的愿望,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没有实现。

三、上海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直接领导

1949527日,上海解放。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是沪上专科以上高等学校的领导机关。上海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决定,不接管私立学校,私立学校仍由各校董事会和原行政组织主持。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黎照寰立即召开校务会议,决定531日起各班级按原定课表复课,并在《大公报》《解放报》刊登复课的广告与消息。学校师生整理校舍,如期重返课堂,成为上海市高等学校率先复课的学校之一。上海市军管会文化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召开私立学校负责人暨教授学生代表座谈会,重申现阶段军管会对私立高校的政策和要求是:对各私立专科以上学校采取协助态度,不取干涉态度;私立学校应维持现状,逐步改进,不作激变,但也不能停滞不前。

四、高等教育院系调整

新中国建立,学校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简称“教育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简称“华东教育部”)、上海军管会高教处。学校接受上海市军管会文教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督,校长人选须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备案,课程改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进行,毕业生由教育部统一分配。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624日,校务委员会召集常务会,就院系调整问题进行专门研究。8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鸿寿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副院长。9月,教育部通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与复旦大学商学院等其他高等学校的财经院系合并组成新的上海财政经济学院。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学校服从上级决定。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召开会议,推定黎照寰、李鸿寿、陈文麟3位董事负责学校移交事宜。校本部学校自身的图书,市区部家具、图书移交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校本部房地产及家具移交交通大学;师生一并转入新组建的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教育职员、工友分别调往指定单位。11月,一切移交事项办理完毕,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至此停办。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

一、复校

1977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浦拜访潘序伦,潘序伦坦露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复校的愿望。

在潘序伦倡议和上海会计界同人、立信老校友的共同努力下,筹备成立全国第一个会计学会——上海市会计学会。1979118日,潘序伦当选为上海市会计学会顾问。第二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推选潘序伦为顾问。

1979923,十多位已退休的立信老校友在人民公园聚会,讨论复校事宜。原立信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黄逸峰,顾准的胞弟、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敏之等,对复校工作给予大力支持。114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会议室,陈敏之、王成杰、周四新、徐一尘等讨论立信复校问题,总结为:一是申请报批,二是筹备建立领导班子,三是组建工作班子。

通过学习中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广开学路”“各方办学”指示精神,大家倍受鼓舞,对立信复校充满信心,提出复校后的办学模式,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设想,并得到了中国会计学会、上海会计学会的支持与帮助。北京校友许毅、财政部会计司司长杨纪琬等对立信复校十分关注。上海校友顾福佑、王成杰撰写的《潘序伦和立信会计学校》,在财政部主办的《财务与会计》刊载,引起积极反响。1980525日,上海的立信校友130余人聚会,是立信裁并后的第一次大型聚会,是党和政府对会计工作重视、关怀情况下召开的一次盛会,潘序伦、向江南、王成杰等教师在会上即席发言,《财务与会计》报道这次聚会。

198035日,潘序伦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重视会计工作》。717日,上海《文汇报》发表记者采访潘序伦的文章,再次提出复办“立信”。潘序伦在文章中指出,上海工业企业财会人员只占职工总数的0.9%,按规定比例推算,还缺财会人员1万名左右;而且现有人员中将近一半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很难进行财务分析和促进企业管理。潘序伦认为,靠现有几所财经学校,每年仅毕业1千名学生,远远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加强管理需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会计队伍中老化和青黄不接的情况十分严重。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关注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复校及其相关事宜。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副市长汪道涵与潘序伦谈及这个问题。汪道涵说,上海市对全国的贡献,应该是“有贝之财”和“无贝之才”,无贝之才即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立信会计专科学校1941届毕业生、会计师顾福佑请上海市财政局支持立信复校,得到上海市政府的批准。

19807月,立信老校友等将一份公办民助的复校规划,递交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825日,潘序伦等11人联名发出《关于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倡议书》,倡议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于当年下半年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倡议书就办学宗旨,学校的校名、办学性质和校址,学校的组织领导,学制、课程和教学管理、招生对象和名额,师资和教材,经费收支等作了必要阐述或规定。倡议书提出,学制为3年专科为主,附设中专性质的立信会计职业学校等。

1-1-1 联名发出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倡议书11人职务一览表

序号

姓名

      

1

潘序伦

中国会计学会顾问、原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创始人和校长

2

马一行

上海市计委副主任、出口办公室副主任

3

顾树桢

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4

胡远声

上海市物价局副局长

5

段力佩

上海市静安区区委顾问、上海育才中学校长

6

黄朝治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上海金融学会、会计学会副会长

7

陈敏之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8

顾濓溪

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副经理

9

陆修渊

上海市棉麻公司顾问、上海市会计学会秘书长

10

张更生

上海业余会计专科学校副校长、上海市会计学会副秘书长

11

顾福佑

上海市财政局企业财务处总会计师、上海市会计学会副秘书长

说明:按照《倡议书》署名的先后为序。

十一名倡议人中,顾树桢、胡远声、段力佩、顾濓溪、陆修渊、顾福佑6人组成学校筹备组。他们在育才中学办公,商借育才中学作为复校后的临时校址,着手筹备复校的各项工作。

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如期举行,接着是一年一度的新生录取工作。为参加当年的高考招生,上海市高教局在复校还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形下,特事特办,批准立信在8月开始录取新生,录取会计、物价两个专业的新生360人。上海市高教局胡瑞文到复校筹备组,对招生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列席校务会议,并介绍立信去华东师大、上海教育学院联系聘请教师。

19801010日,上海市教育局、高教局、财政局联合向上海市政府呈送《关于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问题的请示》,对立信办学历史和复校给予积极肯定,建议市人民政府批准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请示”中写道:

立信会计学校是我国历史上创办最早、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财经类院校,从1928年至1952年,它培养了十多万会计人才,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影响。现在,潘序伦同志和原来立信的一些同人倡议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对发展本市的财经教育事业是很有好处的。这些老同志有高度的办学热情,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又有中国会计学会、上海市会计学会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应该说复办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根据上述情况和党中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广开学路”、“各方办学”的精神,我们建议市人民政府批准复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上海市教育局、高教局、财政局在请示报告中对学校性质提出的意见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为地方政府举办的财经类专科学校;它的任务主要有三条:一是参加上海市高等学校自费走读生的统一招生,为地方培养高级财会人才;二是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培训和提高工交、财贸系统在职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三是附设会计职业学校,培养中级财会人才,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增设会计函授学校,为待业青年和农村财会人员提供学习机会;附设的立信会计职业学校属自费走读中专性质,拟在每个区设分校一所,总校负责教学业务指导。

198010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出文件,批准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复办,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财经类地方高等学校。学校复校后第一届招收自费走读生360人,学制3年。1025日,学校假黄浦区政府礼堂举行复校后的首届开学典礼。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为立信的复校送来书面贺辞,祝愿: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源源不断地培养大量的会计人才,为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作出新的贡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制度司等部门和有关单位,海内外校友纷纷发来贺电。

二、领导体制

1983819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假上海市政府礼堂召开复办后首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庆祝建校55周年大会。上海市财贸办公室顾问、校长顾树桢在会上宣布: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改由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加速会计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会计专业人才。上海市政府顾问忻元锡,财政部党组成员、中央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许毅,市财办主任王克俭,市教卫办副主任奚心雄,名誉校长潘序伦等参加大会并讲话。

930日,财政部经过与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协商,发文国家计划委员会、教育部,提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改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财政部双重领导、以上海市为主”的意见。126日,国家计委、教育部复文财政部明确:“财政部除在有关教学业务方面进行指导外,其它有关发展规模、专业设置、经费、投资等问题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负责”。

19841月,财政部人事教育司发文通知学校,说明:“今后在教学业务方面的指导活动,视同部属其他院校。”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财政局在“请示”中提出的意见:在隶属关系变动之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人事、发展规划应同其他大专院校一样,单独设置,归上海市政府财贸办公室管辖,财务经费仍由上海市财政局管理。

199510月,上海市政府决定,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由上海市政府财贸办公室划归上海市教委管辖,财务经费也归上海市教委统一安排。1020日,在上海市政府会议室举行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管理体制划转签字仪式,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市教委副主任张伟江、市财贸党委副书记甘忠泽等出席。118日,上海市财贸党委、市政府财贸办领导来校,与学校班子成员座谈。

2002年,学校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启动升本工作,抓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制订申本工作方案,设立的组织机构申本办公室,专门开展申本的组织协调工作。学校按照本科学校的要求,加大学科建设和引进人才的力度。

学校递交的申本请示等文件中,认为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是: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上海提出实现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目标,需要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加大培养本科以上人才。截止200112月,上海市会计人员共32万,其学历研究生0.3%,大学本科5.1%,大专及以下者94.6%20031月,上海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24所,为普通高校比例的48%

学校自身有利条件有:2002613日,学校申办本科的两大学科门类6个专业的教学计划经专家评审获得通过。7月,学校召开申本工作会议,按照设置本科院校的要求,确定与时俱进创新立信会计教育传统品牌的办学思想:立信为本,实践为衡,求是务实,报效社会的办学理念;立足上海,面向华东,服务全国的办学定位;建设位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应用型高等经济、管理类院校的发展目标;构建以会计学为核心,管理学、经济学为主体,法学、理学、文学为支撑,新兴及边缘学科适度发展的学科建设目标。2003年,学校全日制高职高专在校生6472人;拥有稳定的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共有教职员工591人。学校有松江和徐汇两个校区,设有会计等专科专业(方向)16个,覆盖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等5个学科门类,建立21个产学研合作基地,会计专业是国家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20037月,上海市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学校申本工作进行检查与评审,对学校的各项申本工作给予肯定,学校申本工作予以通过。9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关于同意建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批复》。922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建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批复》下发。文件同意在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同时撤销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建制;学院系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也可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从2004年起列入上海市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计划,参加春季高考招生。

200439日,在松江校区举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成立揭牌仪式暨校庆75周年大会。

第二章 管理架构

第一节 董事会

1937415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召开第一次董事会议,通过校董会章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依照国民政府公布的私立学校规程第二条的规定组成。学校董事会的校董,由该校设立者从教育界、会计界及工商事业富有声望并热心赞助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之人士中聘任,任期6年,以后由校董会改选。

19377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准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备案。812日,上海市社会局发文通知学校:“奉教育部指令,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准予建立。”

1-2-1 1937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组成人员一览表

序号

董事会职务

姓名

   

1

董事长

陈其采

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长

1

董 事

王云五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2

宋汉章

中国银行总经理

3

钱新之

交通银行董事长

4

江恒源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

5

潘序伦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

6

钱迺澂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7

李文杰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董事会秘书

8

李鸿寿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校董为名誉职,董事长代表董事会。《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章程》规定,董事会职权是,改选校董,选任并罢免校长,筹集经费及基金,决议学校经费及基金每期收支,审核学校经费及基金收支决算,保管学校财产,监察学校财务。董事会互推基金保管校董3人,负责保管学校基金。经董事会推定,宋汉章、钱新之为基金保管校董。

学校迁川办学,得到了四川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校董人数突破原定的15人限制,增加了迁川企业的实业巨子、四川省的名望之士出任校董,新增在校任教的王逢辛、陈文麟、刘芷休3人任校董。早在1937年教育部审核学校董事会章程时,明确指示不得设立副董事长。迁川办学后,学校董事会根据办学实际设立副董事长两人。

1-2-2  1942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组成人员一览表

董事长:陈其采       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长

副董事长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王云五

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卢作孚

民生轮船公司总经理

校董

宋汉章

中国银行总经理

钱新之

交通银行董事长

江恒源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

潘序伦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

钱迺澂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李文杰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李鸿寿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王逢辛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

陈文麟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

刘芷休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授

顾翊群

四联总处秘书长

康心如

四川美丰银行总经理

刘航琛

川盐银行董事长

苏汰馀

裕华纱厂董事长

潘仰山

裕丰纱厂经理

杜梅和

重庆中国农民银行经理

庞怀陵

四川省银行经理

查济民

大明染织厂经理

黄凉尘

宝元通号副总经理

吴羹梅

天原化工厂经理

卢子英

北碚管理局局长

19465月,加聘杜月笙(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荣鸿元(申新纺织公司总经理)为校董。194711月,加聘徐永祚(徐永祚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奚玉书(公信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顾咨博(顾询)、叶朝钧、周仲千任校董。

1948年上半年,任校董还有刘攻芸(中央信托局局长)、吴蕴初(全国工业协会理事长)、吴羹梅(中国标准铅笔厂经理)、章剑慧(申新第四纺织厂经理)。

194812月,聘交通大学原校长黎照寰为校董。

上海解放前夕,学校董事长陈其采、副董事长王云五离沪。

1949624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召开会议。因董事长陈其采已离沪,会议决定黎照寰任董事长。819日,李鸿寿代校长签发给上海高等教育处的呈文,报学校现有董事名单:黎照寰(董事长)、潘序伦、江问鱼、徐永祚、吴蕴初、吴羹梅、章剑慧、李文杰、钱迺澂、顾 询、周仲千、叶朝钧、王逢辛、陈文麟(副校长)、李鸿寿。呈文说明,潘序伦因从事立信会计丛书修订工作无暇顾及校务,经董事会准假一年,并公推校董李鸿寿代理。

第二节 校务委员会

1947,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194711月,修改的《学校组织大纲(草案)》规定,学校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和教务、训导、总务、秘书室的主任等组成。

1-2-3 1947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行政组织及管理系统一览表

校务委员会

校长

副校长

教务处

注册组 编辑出版组 图书馆

训导处

生活指导组 课外活动组 体育卫生组

总务处

文书组 事务组 会计组

秘书室

194812月,学校组成黎照寰为主任委员的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行校长之职务,主持学校工作。由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各处组主任组成学校行政会议,处理校内事务。

1-2-4 19481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览表

   

  

主任委员

黎照寰

常务委员

陈文麟 李鸿寿

委 员

黎照寰 潘序伦 陈文麟 李鸿寿 钱迺澂     周仲千

1948128日,黎照寰就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后主持首次校务会议,决定改善教职员待遇,提高薪金标准。学校设立招生委员会、训导委员会、财务委员会、预算决算审核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员工福利委员会、学生助学金审核委员会及其它委员会,在校务委员会及校长、副校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19492月,训导委员会改名为生活指导委员会。3月,学校决定对所订的各种章程进行全面审查修正,设立章程审查委员会,吴渭川任主任。4月,潘序伦任命张英阁为校务委员会秘书长,常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办公。

1949624日,李鸿寿任代理校长,校长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务委员会按照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要求进行改组,由教务主任、教授代表、讲师助教代表、职员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是实行民主办学、民主管理的学校行政组织,学校教职员联谊会推荐讲师助教代表、职员代表,学生会推荐学生代表。922日,校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对校务委员会进行改组,决定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为,校长、副校长,教务正副主任、总务正副主任、图书馆主任,工会代表4-6人,学生代表3人。1011日,学校公布新的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1-2-5 194910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一览表

主任委员

李鸿寿

副主任委员

陈文麟

委 员

教务主任:郭森麒

教授代表:周仲千 王思立 余性元 管锦康

讲师助教代表:周本濂

职员代表:周成位

学生代表:盛柏规 王如山 蔡迎春

不久,学生代表盛柏规、王如山提出辞去校务委员会的请求。1025日,校务委员会决定同意两同学的辞职请求,同意学生会推荐的喻宗仁、杨慎言(市区部)为校务委员会委员。19505月,改由高宗准、吴知行继任。

195146日,学校召开第一次全校师生员工代表会议筹备会议,确定代表会议的中心内容为:(1)密切结合经常性的新民主主义教学,深入开展爱国主义运动。(2)签订爱国公约,把爱国主义的精神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3)消除麻痹思想,坚决协助政府镇压反革命分子。

会议筹备组公布了出席会议的代表92人名单:行政、政治教育委员会、会计、统计等部门的代表,党支部、团支部、工会、教职员工、学生会、学生等方面的代表,中苏友协、妇联、合作社等团体组织的代表,特邀代表。会议主席团由18人组成,李鸿寿任召集人。18人组成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刘昶任召集人。会议秘书长为余性元,总务主任朱峥,文书主任周本濂,宣传主任董颂。

1951417日,立信第一次师生员工代表会议开幕。李鸿寿向会议作题为半年工作总结和今后工作方针的报告。学校党支部书记周成位在会议上作报告,各小组代表在大会上发言。李鸿寿的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是抗美援朝运动开展工作情况,二是学校存在的几个问题,三是今后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198010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复办,在人员编制、机构设置未定的情况下,经复校倡议人和有关方面的多次磋商,产生的校务委员会委员,由复校倡议人,财会主管部门、财经院校等方面人士,立信同人、校友三方面人士组成。

1-2-6  198010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览表

组成

姓 名

学校复办倡议人

潘序伦 马一行 顾树桢 胡远声 段力佩 黄朝治 陈敏之 顾濂溪 陆修渊

张更生 顾福佑

财会主管部门、财经院校等方面人士

王眉征 黄逸峰 黄凉尘   杨纪琬 郭森麒 龚清浩 娄尔行 姚惠泉

史景星   李贤达 吴羹梅 陈铭珊 诸尚一 陈穗九 王文彬

立信同人、校友

李鸿寿 李文杰 张蕙生 钱素君 施仁夫 王澹如   储启蒙 王庭桂

陆梓樵 徐日清 徐惠勇 丁苏民 李燮泉 蒋春牧 王成杰 施明璋

校务委员会的职能是:决定教学方针、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推举校长、副校长人选,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后任命;定期听取总结汇报、检查教学工作;筹集办学基金、审批经费收支的预算和决算;研究决定其他重大校务。

复校后经过几年的工作,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专职的办学人员逐步增加。198611月,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学校恢复校务委员会建制。校务委员会职能是,负责审议、审定、监督实施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长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经费预决算和协调内外关系方面的工作。校务委员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3年。

1-2-7 198611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一览表

姓名

职务

备注

校外人士(23人)

杨天全

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

原重庆立信教务长,博士

黄凉尘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原商业部副部长

原校董

李文杰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驻会常委,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董事

原立信教授

许 毅

财政部党组成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学生

杨春一

财政部教育司司长

黄菊波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生

潘曾锡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李鸿寿

民盟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民盟上海市常委,上海财经大学顾问

原立信教授、校长

诸尚一

民革上海市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

原立信教师

黄 浦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

立信校友、原立信教师

马一行

上海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

吴传瑞

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秘书长

鲍友德

上海市财政局局长

赵洪元

上海市审计局局长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生

徐惠勇

上海市审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审计局总会计师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生

陈敏之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

顾准的胞弟

陆修渊

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

立信校友

管锦康

天津财经学院教授,天津立信会计学校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原立信教师

丁苏民

上海社会科学院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生

余世钧

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

包从兴

香港友宁纺织公司董事长,立信海外校友会会长

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生

吴文鼐

立信海外校友会副会长

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毕业生

杨国树

立信海外校友会永久顾问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首届毕业生

校内人士(11人)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顾树桢

校长

褚后仁

学校党委书记

段力佩

顾问

魏人英

学校党委副书记

杨君昌

副校长

孙庆元

副校长

顾福佑

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副董事长

顾濂溪

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常务董事

李燮泉

学校咨询委员

王澹如

《新编立信会计丛书》编委会副主任

马钟榆

学校培训中心主任

   1980年校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校务委员会推选产生。1986年的校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校党委书记担任。

1-2-8 198010-19918月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一览表

职 务

姓 名

任 职 时 间

备注

 

黄逸峰

1980.10.20-1986.7

兼任,校务委员会推选

顾树桢

1986.7.18-

校长

名誉主任

陈如龙

1987.11-

兼任,校务委员会推选

副主任

马一行

王眉征

顾树桢

李鸿寿

1980.10.20-1986.7

兼任,校务委员会推选

禇后仁

1986.7.18-

校党委书记

第三节 校长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董事会选任并罢免校长,并报国民政府教育部备案。

学校直接归国民政府教育部管辖。校长代表学校主持校务,直接聘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训导主任等管理干部,提名副校长人选须报请董事会同意。

1939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学校行政应由校董事会选任的校长负完全责任,董事会不得直接参与。

194362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文规定,专科以上学校教务、总务两长(主任)一律呈荐,学校各推荐两人,由教育部核定1人;凡未经教育部核准的教务、总务两长(主任)不得继续聘用。

1950714日,学校董事会决定,照准潘序伦请辞校长职务,改推为名誉校长。李鸿寿代理校长一年期满,推为校长。9月,华东教育部批准李鸿寿为校长,并报教育部备案。1016日,教育部批复,同意李鸿寿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

在军事管制的条件下,校务委员会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是学校的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校长、副校长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校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招生、学籍管理、课程设置等遵照华东教育部、教育部的规定。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的学历教育,分为全日制教育的校本部和继续教育的市区部,校长、副校长分别负责校本部、市区部的校务。195011月,华东教育部召开华东区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校长李鸿寿代表学校校本部、副校长陈文麟代表学校市区部出席会议。

198010月,校长、副校长、名誉校长由校务委员会推选;校长、副校长均为兼职。1983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学校校长,市政府财贸办公室任命学校副校长;任命段力佩为学校顾问。

19835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建立党委。根据教育部1978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作条例,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领导决策机构开始向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过渡。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党的十三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工”的精神,“校长负责制”在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试行。

1989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的通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主持行政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通过主持召开校务会议、校长办公会议,贯彻落实党委决议,研究部署推进各项行政工作,并负责加以组织实施。

19926月起,校长由兼任改为专职;7月,学校举行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名挂牌仪式。1992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任命顾树桢为学校高级顾问。

200110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上海市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学校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201410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学校党委结合立信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精神,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决定了的事情,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分头落实;严肃党内组织生活,反对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两种倾向。

为促进学校日常行政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学校制定了《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讨论决定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研究决定落实学院党委决议的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措施,酝酿需要提交党委会讨论的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方案。校长办公会议组成人员为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内容,可邀请相关校领导参加。校长办公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如遇重大或急办事项,由校长决定可随时召开。

1-2-9 1928-20166月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副校长一览表

任职时间

校名

姓名

职务

副校(院)长姓名任期或(备注)

1928-1937

立信会计学校

潘序伦

校长

1937-1946.5.30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潘序伦

校长

刘芷休1941-1942

许復1944.2-1944.11

余肇池1944.11.7-1945.8

李鸿寿1946年初-1946.5.30

1946.5.30-1947.3.18

李鸿寿

代理校长

1947.3.18-1947.8.22

陈其采

代校长

陈文麟1947.8.17-1952.9

1947.8.22-1950.7.14

潘序伦

校 长

1948.12.51950.7.14告假,保留校长之名,校长职务由他人代行或代理

1948.12.5-1949.6.24

黎照寰

校务委员会主任

(学校董事会推定,代行校长职务)

1949.6.24-1950.7.14

李鸿寿

代理校长

(学校董事会推定)

1950.7.14-1952.8

李鸿寿

校 长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复同意)

1950.7.14-1952.9

潘序伦

名誉校长

(董事会推任)

1980.10.20-1985.11

潘序伦

名誉校长

1983.6市政府任命)

1980.10.20-1983.6.6

王眉征

校长(兼)

顾树桢、段力佩、胡远声、顾福佑

1983.6.6-1988.8.19

顾树桢

校长(兼)

王乾德1983.6.8-1984.5.10

孙庆元1983.6.8-1988.6.3

徐文彬1984.9.6-1993.12

杨君昌1985.12.30-1993.3.4

成守文1988.9.16-1995.1离休

金家富1988.12.29-1999.12.16

戴子贤1989.5.17-1992.12.29

叶德勋1992.12.29-1994.12

蔡建民1992.12.29-1997.8

胡厚麟1997.9.18-2004.2.27

朱坚强1998.9.8-2004.2.27

李延臣2002.2.28-2004.2.27

唐海燕2003.6.10-2003.7.16(主持行政工作)

1989.1.6-1992.6.1

张俊杰

校长(兼)

1992.6.1-2003.7.17

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

李海波

校长

2003.7.17-2004.2.27

唐海燕

校长

2004.228-2006.5.25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唐海燕

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朱坚强2004.2.28-2014.7.14

邵瑞庆2004.2.28-2014.12.10

李延臣2004.2.28-2014.10.30

 2013.12.11-2016.6

周国明2014.7.14-2016.6

 2014.10.10-2016.6

2006.5.26-2015.6.1

唐海燕

院长

   2004-2014年,学校设立院长助理,协助院长工作。他们分别是:院长助理胡厚麟(2004.3.26-2011.3.29)、曹惠民(2004.3.26-2014.4.29)、李延绍(2011.3.29-2014.9.16)、赵迎春(2011.3.29-2014.9.16)。

第三章 机构部门设置

第一节 沿革

19377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聘钱迺澂为教务主任,黄逸峰为教务副主任;李文杰为训导主任,章钦贤为总务主任,李鸿寿为秘书。

“八一三”淞沪抗战失败后,上海租界沦为“孤岛”。19399月至194012月,校长潘序伦兼编辑科主任,李鸿寿任秘书,钱迺澂任教务主任,李文杰任训导主任,叶朝钧任总务主任;王成杰任教务副主任,张英阁任训导副主任,甘允寿任总务副主任、教务副主任,吕仁一任注册主任,唐文瑞任图书馆主任。

1941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北碚办学。副校长刘芷休兼附设高级会计训练班主任,陈文麟任教务主任,陈学文任附设初级会计训练班主任、兼代训育主任,陈火林任训育副主任,毛蔚彬任事务主任。

19431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务会议决定,夏炎德为教务主任,程如为训导主任,毛蔚彬为事务主任。校长潘序伦兼任附设会计训练班主任,校长在渝期间由杨国树代理;王成杰、陈俊修分任附设会计训练班正副教务主任,杨国树、李泳频分兼附设会计训练班正副训导主任,陈永林兼会计主任,朱震兼事务主任。

194381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定钱素君、张蕙生分任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务主任、总务主任。

1-3-1 1944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部门负责人一览表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教授兼教务主任

钱素君

教授兼总务主任

张蕙生

讲师兼会计主任

管锦康

注册主任兼讲师

潘锡丁

训育主任

许学良

训育副主任兼讲师

吴德成

教授兼文书组主任

陈家栋

讲师兼女生指导

朱亚兰

迁川办学时期,重庆市区班距离北碚80公里,学校在市区班另设职能部门及管理人员。

1-3-2 1944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重庆市区班管理设置一览表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教授兼总务主任

陈文麟

教授兼训育主任

王逢辛

教授兼秘书

吴渭川

讲师兼注册主任

杨国树

讲师兼会计

储宝敏

1-3-3 1946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重庆市区班部门设置一览表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班主任

王逢辛

教务主任

连鼎祥

训导主任兼秘书

吴渭川

总务主任

刘芷休

注册主任

陈安怀

事务主任

斐绍昌

会计主任

卢家祺

1946年起,学校设立出版部,顾询(咨博)任出版部部长,兼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代社长。

1-3-4 1947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部门设置一览表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训导主任(校长兼)

潘序伦

教务主任

钱素君

总务主任

张蕙生

训导副主任

吴渭川

秘书兼注册主任

黄竹坪

课外活动组主任

郭森麒

体育卫生组主任

杨烈诚

事务主任

朱 峥

图书馆主任

钱亚新

会计组主任

陈振祥

194812月,张蕙生辞去总务主任,由管锦康继任。

1949810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行政会议同意钱素君辞去教务主任,由郭森麒继任教务主任;同意管锦康辞去总务主任,由余性元继任总务主任。

1950519日,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将校务委员会及各部门负责人名单呈报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

1-3-5 19505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部门设置一览表

名 称

   

副 职

教务处

教务主任 郭森麒

周仲千

总务处

总务主任 余性元

王庭桂

注册组

主任 黄竹坪

钱仲炎

图书馆

代主任 欧阳为龙

-

考勤组

代主任  

-

体育组

代主任 宋伯希

-

文书组

主任 周本濂

-

会计组

主任 陈振祥

-

事务组

主任  

华茂如

1951320日,学校设立会计教研组、统计教研组,王澹如任会计教研组主任,桂世祚任统计教研组主任;周成位任图书馆主任。

19529月,学校裁并前夕,部门设置有教务处(下设注册组、图书馆、考勤组)、总务处(下设事务组、会计组、文书组、校医室)和统计教研组、会计教研组、体育组。

1-3-6  1952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部门设置一览表

职务

姓名

职务

姓名

教务主任

郭森麒

秘书兼总务主任

余性元

教务副主任

桂世祚

总务副主任

王庭桂

秘书兼注册组主任

黄竹坪

统计教研组主任

 

会计教研组主任

李天民

事务组主任

 

体育组主任

杨烈诚

注册组副主任

钱仲炎

会计组主任

陈振祥

考勤组主任

 

图书馆主任

欧阳为龙

文书组主任

周本濂

文书组副主任

戴小尧

事务组副主任

叶茂如

解放初期,学校还设立教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学习委员会和肃反委员会。

19491213日,学校分别推选出教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教务委员会主任郭森麒,委员周仲千、黄竹坪、钱仲炎、钱素君、李鸿寿、陈文麟、王庭桂、王思立、张蕙生、余性元、祝百英、蔡士标、高文华、王昌畴、吴知行、戴新民。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财务委员会主任陈文麟,委员孙蕙珍、黄竹坪、周永宝、李家培、许衡之、冯铁岭、余誉倡、余性元。

19501月,新中国建立后,教职工及学生思想改造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设立学习委员会。

1-3-9 19501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学习委员会一览表

主任委员

李崇厚

副主任委员

徐秉璞 黄竹坪

委 员

中共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支部代表:袁维华

学生会代表:杜水芳

青年团立信支部代表:董亚苹

班级代表:罗国梁 范玉德 吴知行

教师代表:凌  陈文麟

19508月,根据国家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的规定,学校教务委员会改称“教务会议”。9月,校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员工薪给运用委员会,其负责对员工薪给发情况的查核工作移交财务委员会一并处理。

1-3-10 19516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肃反委员会一览表

学校职务及代表方

姓名

学校职务及代表方

姓名

校 长

李鸿寿

学生会主席

戴新民 李苏生

党支部书记

周成位

团支部书记

陈大育

工会主席

郭森麒

职 员

 

学 生

程万里 杨毓华 华家琳 陈文蕙 吴振华 华奇琛

第二节 职能部门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复校初期,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教学管理与行政事务由立信老校友义务承担,李燮泉负责教务工作,蒋春牧负责总务工作,王成杰负责办公室工作。陆修渊、顾福佑、王庭桂、詹家忠、潘开乙、施明璋、朱仁镛、傅顺莲、夏慧娟、徐一尘、朱柏青、周以箓、王成杰、刘龙珍、江麟年、许仁全、张凤仪、顾树桐、万陵西、李宝勇、乐爱利等立信老校友,自愿来校工作,各司其职。学校依靠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立信老校友的奉献,保障复办初期教学及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19847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拟定《关于制定各部门职责范围和教职员工岗位责任制的打算》,要求各部门认真组织讨论。97日,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宣布中共上海市财贸工作委员会关于学校机构的设置以及校党委对学校处室负责人任命的决定,批复同意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行政设置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等;学校党委设置办公室、组织处(与办公室合署办公)。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的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设置的函授部(详见本篇第四章第五节)。

19892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党委办公室、组织处、宣传处,统称党委办公室(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学校领导体制确定为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后,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处、党委宣传处重新分设,各司其职。

党委有的工作机构与行政有的管理机构合署办公,本节记载学校党政工作部门设置,二级教学单位的党政任职情况见本志第五篇表5-2-15-2-6

1-3-11 1984-1997学校职能部门一览表

部门名称

职 务

姓 名

任职时间

党委办公室

19929月前与组织处合署办公)

主任

汪溢中

王德泰

姚镜明

1984.9-1989.1

1989.1-1992.6

1992.7-

副主任

姚镜明

1984.9-1986.2  1989.2-1992.7

党委组织处

处长

副处长

副处长

石吉茂

吴洁英

袁经瑞

1992.9-1995.2

1993.2-1995.2

1995.2-

党委宣传处

副处长

副处长

处长

副处长

处长

姚镜明

 

姚镜明

何佩莉

陆宝恒

1986.2-1991.9

1986.2-1988.4

1991.9-1995.2

1993.6-1995.2

1995.2-

党校

校长

金家富

1996.4-

副校长

邬敏懿

1996.3-

校长办公室

主任

陈顺沐

钟陵强

纪剑鸣

1985.1-1986.12

1986.12-1990.8

1995.2 -

副主任

陈顺沐

季宝根

纪剑鸣

洪韶华

王更新

周崇文

1984.9-1985.1

1991.9-1993.5

1993.2-1995.2

1993.7-1995.2

1995.2-1996.3

1996.9 -

人事处

处长(主任)

金淑娟

张瑞芳

陆宝恒

吴洁英

1985.1-1989.1

1989.1-1992.4

1993.4-1995.2

1995.2 -

副处长(副主任)

金淑娟

王美鸿

沈雨敏

1984.9-1985.1

1984.9-1993.5

1995.2-

教务处

处长(主任)

马钟榆

潘华恭

蔡建民

许有强

1985.1-1986.10

1989.9-1990.8

1990.9-1992.12

1993.2-

副处长(副主任)

马钟榆

王惠政

许有强

 

潘华恭

关为池

 

周钧明

1984.9-1985.1

1984.9-1986.1

1986.1-1986.101992.11-1993.2

1986.1-1993.6

1986.10-1989.9

1989.9-1993.6

1993.6-

1995.2-1997.12

学生处

处长

 

1991.9-

副处长

 

何佩莉

杜秀娟

1988.4-1991.9

1989.2-1990.2

1991.2-

财务处

处长

潘华恭

1990.9-1992.11

副处长

石吉茂

 

孙景龙

李立新

1984.9-1988.7

1987.9-1990.9

1992.11-

1995.2-

监察室、审计室

主任

石吉茂(兼)

1990.1-1996.12

副主任

郑国芬

1995.2 -

科研处

处长

施洽民

1989.2-1993.6

成人教育处

处长

季宝根

1995.2 -

副处长

季宝根

 

1993.6-1995.2

1995.2 -

总务处

处长

邵占勋

姚金生

孙建翔

洪韶华

1985.7-1991.7

1991.7-1993.6

1993.6-1995.2

1995.2 -

副处长

姚金生

汪迪生

钟陵强

孙建翔

杨宝成

张正国

杨惠珍

赵安娣

1984.9-1991.9

1984.9-1984.10

1984.12-1986.3

1991.09-1993.6

1991.9-1995.2

1995.2 -

1995.2-1995.4

1996.12 -

基建处

(基建办公室)

处长

陈惠丽

1993.12-

副主任

黄子昭

李永年

姚树新

陆天真

1984.9-1987.4

1984.9-1992.6

1987.2-1989.2

1987.02-1989.4

保卫科

科长

朱家声

刘立功

1986.3-1988.6

1991.9-1996.11

副科长

刘立功

周声富

1986.02-1991.9

1993.6 -

19986-199911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增设调研处;19992月,保卫科升格为保卫处。

1-3-12 19979-19999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职能部门一览表

部门名称

职 务

姓 名

备 注

党委办公室

主任

姚镜明

副主任

 

党委组织处

常务副处长

袁经瑞

副处长

邬敏懿

1998.5-

党委宣传处

处长

陆宝恒

校长办公室

主任

纪剑鸣

副主任

周崇文

人事处

处长

吴洁英

副处长

沈雨敏

审计监察室

主任

乐子利

副主任

郑国芬

教务处

处长

许有强

1997.3-

副处长

汪雪兴

 

学生处

处长

 

科研处

处长

范春林

财务处

常务副处长

副处长

李立新

孙景龙

成教处

处长

季宝根

总务处

处长

洪韶华

副处长

赵安娣 张正国

基建处

处长

陈惠丽(兼)

保卫处

处长

倪银锡

1999.2-

副处长

周声富

1999.2-

调研处

处长

钟陵强

1998.6-1999.11

20014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撤销总务处,设后勤保障处。

1-3-13  19999-20027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职能部门一览表

部门名称

职 务

姓 名

备 注

党委办公室

主任

姚镜明

副主任

 

党委组织处

处长

袁经瑞

1999.2-2002.2

楼军江(兼)

2002.3-

副处长

邬敏懿

党委宣传处

处长

陆宝恒

副处长

厥伟民

校长办公室

主任

纪剑鸣

副主任

周崇文

人事处

处长

吴洁英

副处长

张国强

师资处

处长

沈雨敏

审计监察室

主任

乐子利

副主任

郑国芬

教务处

处长

许有强

副处长

汪雪兴  

学生处

处长

 

副处长

张乐敏

财务处

常务副处长

李立新

副处长

孙景龙

科研处

处长

方士华

成教处

处长

季宝根

总务处

处长

洪韶华

副处长

赵安娣 张正国

后勤保障处

处长

洪韶华

2001.4-

副处长

张正国

基建处

处长

陈惠丽

1999.9-2002.3

保卫处

处长

倪银锡

副处长

周声富

20027月起,学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学校党委增设学生工作部,与学生处合署办公;学校党委增设武装部,与保卫处合署办公。

1-3-14 20027-20047月学校职能部门一览表

部门名称

职 务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任

姚镜明

副主任

李祖新  

党委组织部

部长

楼军江(兼)

副部长

邬敏懿

党委宣传部

部长

何佩莉

副部长

阙伟民

党委统战部

部长

邬敏懿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部(处)长

郁顺华

副部(处)长

张乐敏   解丹阳2004.3-

监察处、审计处

处长

郑国芬

人事处

处长

沈雨敏

副处长

刘永琴

教务处

处长

 

副处长

胡启鸿2003.11调离 范怡

科研处

处长

方士华2002.7-2002.11

唐庆银2003.1-

财务处

处长

李立新

副处长

朱为华

党委武装部、保卫处

处(部)长

 

副处长

周晓彤

后勤保障处

处长

钟陵强

副处长

邹黎明 顾喜云2003.4-

国际交流处(2003.11组建)

副处长(主持工作)

陈旭如

高教研究所、学科办公室(2003.11组建)

所长(主任)

胡启鸿

副所长(副主任)

张志谦

200512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设置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与国际交流处合署办公。

1-3-15  20047-200711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职能部门一览表

名 称

职 务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任

姚镜明

副主任

 

党委组织部 、统战部

部长

邬敏懿

党委宣传部

部长

何佩莉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部(处)长

郁顺华

副部(处)长

张乐敏 解丹阳

监察处、审计处

处长

郑国芬

副处长

 2005.5-

人事处

处长

沈雨敏

副处长

刘永琴  2005.12-

教务处

处长

 

副处长

郭大伟2005.12-  顾德华

科研处

处长

唐庆银

财务处

处长

李立新

副处长

朱为华

国际交流处

副处长(主持工作)

陈旭如

高教研究所、学科办公室

所长(主任)

胡启鸿2004.7-2005.5

副所长(副主任)

张志谦2005.5-(主持工作)

党委武装部、保卫处

部(处)长

钟陵强

副处长

周晓彤

后勤保障处

处长

 

副处长

邹黎明 顾喜云

20073月,学校设置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与高教研究所、学科办公室合署办公

1-3-16 200711-200912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职能部门一览表

名称

职务

姓名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任

姚镜明

副主任

李延绍(正处级)2008.6.2-

副主任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

部长

邬敏懿

副部长

吴明华

党委宣传部

部长

何佩莉

副部长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部(处)长

刘福窑

副部(处)长

张乐敏  解丹阳

监察处、审计处

处长

郑国芬

副处长

 

人事处

处长

郁顺华

副处长

刘永琴   

教务处

处长

 

副处长

郭大伟 顾德华

科研处

处长

唐庆银

副处长

张丕强

财务处

处长

李立新

副处长

朱卫华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物办公室

处长(主任)

陈旭如

高教研究所、学科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所长(主任)

张志谦

党委武装部、保卫处

部(处)长

钟陵强

副部(处)长

周晓彤

后勤保障处

处长

 

副处长

顾喜云 王新华

200912月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与学生处合署办公。学校增设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对外联络发展处、资产管理处、徐汇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添设学报编辑部、实验教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20123月,添设国际交流学院。

1-3-17  200912-201212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职能部门一览表

名称

职务

姓名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任

李延绍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

部长

何佩莉

党委宣传部

部长

郁顺华

副部长

 2010.1.7-

文明办副主任

王煜华2011.1.18-

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武装部、学生处

部(处)长

刘福窑

副部(处)长

张颖香2010.1.7-

潘宏凯2010.1.7-

纪委、监察处

副书记、处长

姚镜明

发展规划处

处长

唐庆银

人事处

处长

刘永琴

副处长

   2011.3.30-

教务处

处长

赵迎春

副处长

郭大伟(正处级)2010.1.7-

顾德华

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

主任

 2009.12-2012.2.22

副主任

牛媛媛2010.1.7-

科研处

处长

邓小洋

副处长

张丕强2010.1.7-

学科建设处、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处长、主任

张志谦

副处长、副主任

牛培源2011.3.30-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处长

陈旭如- 2011.9.30

副处长(主持工作)

涂丽萍2012.3.20-

财务处

处长

朱卫华

副处长

毕天睿2011.3.30-

审计处

处长

 

对外联络与发展处

处长

解丹阳

资产管理处

处长

李立新

副处长

王新华2010.1.7-

保卫处

处长

周晓彤

副处长

张智广2010.1.7-

后勤基建保障处

处长

顾喜云

副处长

郑双虎2010.1.7-

徐汇校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主任

季宝根2009.12.29-2011.9.30

副主任

陈志军2010.1.7-

信息化办公室

主任

王镇海

副主任

 2010.1.7-

国际交流学院

院长

涂丽萍2012.3.20-

副院长

范连义2009.12.29-主持工作

学报编辑部

主任

 

实验教学中心

主任

 

就业指导中心

主任

 

后勤服务中心

党支部书记

 2010.1.7-2011.9.30

季宝根2011.9.30-

总经理

 2008.7.15-

副总经理

张展飞2008.7.15-

熊遗华2008.7.15-

吴晴雷2010.1.7-(正科级)

   201212月起,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增设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立信海集方金融工程实验中心、审计硕士教育中心。

1-3-18 201212-20166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职能部门一览表

   

职务

姓名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主任

李延绍

副主任

潘勇军 姚晓东 王海兵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

部长

郁顺华

副部长

 

党委宣传部

部长

何佩莉

副部长

 

文明办副主任

武海涛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部(处)长

 

副部(处)长

潘宏凯2012.12.28-2014.11.10

王煜华

郭慧君2014.11.26-

纪委、监察处

副书记、处长

朱亚兵

发展规划处、高教研究所

处长

张志谦

人事处

处长

刘永琴

副处长

 婧(正处级)

高晓颖

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沈姗姗

教务处

处长

赵迎春

副处长

顾德华(正处级)

 2012.12.28-2013.2.24

王品玲2014.10.14-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

主任

郭大伟

副主任

牛媛媛

科研处

处长

邓小洋2012.12.28-2014.4.29

李延均2014.6.16-

副处长

 

学科建设处、研究生办公室

处长(主任)

唐庆银

副处长(副主任)

牛培源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副处长(副主任)

苏歧英(主持工作)

 

财务处

处长

朱为华

副处长

毕天睿

审计处

处长

 

保卫处

处长

周晓彤

副处长

张智广

基建处

处长

顾喜云

副处长

郑双虎

资产管理与后勤保障处

处长

 

副处长

王新华 陈志军2013.1.8-

实验教学中心

主任(副处级)

 伟(兼教务处副处长)

立信会计产学研基地

副主任

 2012.12.28-2014.7.8

立信海集方金融工程实验中心

主任

王楚明(兼)2013.7.2-

副主任

程丽萍2013.6.26-

信息化办公室

主任

王镇海

副主任

 

就业指导中心

主任

 静(兼学生处副处长)

2012.12.28-2014.3.4

王淑贞(正处级)2014.10.14-

副主任

 

学报编辑部

主任

陈春华2014.11.18-

审计硕士教育中心

主任

龚明晓2011.12.12-2013.11.12

 2014.4-

副主任

 2011.12.12-

国际交流学院

院长

涂丽萍(兼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

后勤服务中心

直属党支部书记

忻瑞婵

总经理

季宝根

副总经理

熊遗华、李 

第三节 教辅、直属单位、研究机构

一、教辅、直属单位

1986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设立图书馆;1987年设置电教室。20036月,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成人教育学院。20044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设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将原网络中心、电教室、外语教学语音室、多媒体教室技服室划归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管理。

1-3-19 19869-20086月学校教辅、直属单位一览表

名称

职务

姓名与任期

职务

姓名与任期

图书馆

副主任

王尧发1986.9-1988.12

副馆长

涂克智1988.12-1995.2

馆长

金家富1993.9-1995.2

常务副馆长

涂克智1995.2-1999

副馆长

孙建翔1995.2-2003

副馆长

舒菊妹1995.2-2002

馆长

钟陵强1999.12-2002.7

馆长

汪雪兴2002.7-

馆长助理

 2003.12-2005.1

副馆长

 2005.1-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

吴新亚2004.4-

成人教育学院

院长

胡厚麟2003.6-

党总支书记、副院长

季宝根2003.6

常务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

郭东生2003.6-

副院长

韩健平2003.6-2004.7

副院长

 2005.10-

200912月,在成人教育学院的基础上组建继续教育学院。

1-3-20 20087-20166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教辅、直属单位一览表

名称

职务

姓名与任期

图书馆

直属党支部书记

孙时平2009.12.29-2012.12

张乐敏2012.12.28-2016.5.17

图书馆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联合直属党支部书记、图书馆副馆长

汪雪兴2008.7.15-2009.12.29

馆长

 2009.12.29-

副馆长(主持工作)

 2008.7.15-2009.12

副馆长

 2008.7.15-2011.7

李湖生2012.12.29-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主任

吴新亚2008.7.15-2011.7

副主任

王镇海2008.7.15-2011.7

继续教育学院

党总支部书记

郭冬生2009.12.29-2011.7

赵斯泓2012.12-

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

解丹阳2012.3.7-2012.12.28

常务副院长

郭冬生2008.7.15-2011.7

解丹阳2012.12-

副院长

季宝根2008.7.15-2011.7

 2008.7.15-2011.7

张彩虹2010.1.7-

二、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

200510月,开放经济与贸易中心正式成立,是学校设立的第一个独立建制的学术研究机构。

20062月,学校正式组建了校级独立建制的中国风险管理研究院;4月,建立独立建制的立信会计研究院,院长邵瑞庆(兼),副院长张维宾、李颖琦。

20126月,学校以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和开放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为依托申报的“经济运行风险预警与管理研究中心”项目开始立项筹建。

20146月,学校进行独立建制研究机构改革,经济运行风险预警与管理研究中心不再作为学校处级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专职研究人员编制;9月,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并入经济运行风险预警与管理中心,挂靠科研处管理。

1-3-21  20111-20166月独立建制研究机构设置一览表

研究机构名称

职务

姓名与任期

开放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

副主任

毕玉江2011.1.18-2014.9

副主任

李秀珍2012.12.28-2014.9

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王淑贞2011.1.28-2014.9

副院长

贾德奎2009.1.6-2014.9 2009.1.6-

立信会计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

李颖琦

副院长

宋小明

经济运行风险预警与管理研究中心

主任

唐海燕(兼)2014.3.18-2015.6

副主任

贾德奎2014.3.18- 毕玉江2014.3.18-2014.10.14

秘书长

王淑贞2014.3.18-2014.10.14

副秘书长

李秀珍2014.3.18-

第四章 其他办学机构

第一节 立信会计学校

一、上海的立信会计学校

【沿革】

1928年春,学校从立信会计事务所附设簿记训练班起步。潘序伦坚持“求学与任职必使其合而为一,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也”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效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社会有识之士对学校给予热情地帮助,其中邹韬奋“对于敝校关垂甚切”,在《生活周刊》上载文推介立信会计学校。

1931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事务部,主持立信会计学校日常教学事务,顾准兼事务部主任。学校教师有潘序伦、祝隆惠(美国纽约大学商业管理科硕士、原国立武昌大学教授)、顾询(国立东南大学商学士)、韩曼涛、李鸿寿(复旦大学商学士)、顾准。开设7科,分别是商业簿记会计(分中英文两组上课)、高等会计、银行簿记、政府会计、工厂会计、审计学。

19326月,学校呈奉上海市教育局准予备案。夜校上课时间分为两种,一是5:20-6:40,二是6:40-8:001934年,学校增设了“晨校”,在上班前的7:00-8:30上课。1935年,为适应在职人员需要,学校设“星期校”,即每星期日9:00-12:00上课。在南市老西门租用民立中学教室在晚间授课,是为立信会计学校最早设立的一所分校。1936年,设全日制的“速成科”,学制一年两学期,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或相同文化程度者。上午或下午上课,开设9门课程,每周授课18小时,每学期20周。1937年春,从1928年第一届招生23人,到第19届招收782人。

立信会计学校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附设,19377月起改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

1937年秋,八一三淞沪事变,学校招生人数急剧下降,招生61人,为当年春季招生人数的7.8%。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市上课不便,立信会计学校在黄浦、静安、提篮桥、南市、虹口各区,租借其他学校教室开办夜校。

1941年,在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道中女中、福煦路(今延安中路)致远中学等处租用教室设立分校,河南路吉祥里18号由此称“总校”。12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占上海租界。留守沪上的立信师生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拒绝以“立信”之名向日伪政权登记注册,商定将学校改名为“明信会计学校”,并向学生说明,待到打败侵略者立信恢复之时,所发的“明信”的文凭和证件一律调换。

抗战胜利后,立信会计学校恢复原名继续办学。抗战胜利后,入学者比较踊跃,学校除继续办好夜校、晨校和星期日班,速成班全部恢复外,还多处商借教室设立分校,开办分校。1946615日,立信会计学校启用“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的新校名,并设立董事会。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董事会由潘序伦、顾询、钱迺澂、李鸿寿、韩曼涛5人组成,潘序伦任董事长兼校长。19515月,增加陈文麟、甘允寿为董事。1952年,韩曼涛调北京工作,李鸿寿调入新组建的上海财经学院,两人辞去董事。

19475月,新校名复奉上海市教育局准予立案。校名虽然添加“高级”,但习惯上依然保持“立信会计学校”之名,部分学生毕业文凭(或结业证书)使用立信会计补习学校。

1951年春,开班139个,招生约15 000人;秋季开班242个。1954年,社会上学习会计的热潮降温,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办初级中学和文化补习班。1955年暑假,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改组为1所私立初级中学、4所私立文化补习学校。1956年初,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改组的私立中学、文化补习学校被裁并。

【管理机构】

1-4-1 1950年代的立信会计学校上海补校证章

1928年春至19466月,潘序伦任校长;19466月至19478月李鸿寿任校长;19478月至19529月,潘序伦任校长。1951年,陈文麟任副校长。1952年秋开学,杨柏和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19529月至1956年初,陈文麟任校长。

校务委员会 新中国建立后,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教务正副主任、总务正副主任、部分分校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会代表等11人组成。他们是潘序伦、陈文麟、周以箓、赵友良、甘允寿、张英阁、金文鳌、张斌、顾今、周希尧、朱德华。校务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设置有关工作委员会和财务组、教务组、纠察组。学校成立教职工联谊会,下设监察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设5个组,分别是文娱组、联络组、学术组、福利组和总务组。

责任部门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学校部,主持学校日常事务,19319月,李鸿寿任学校部主任。1932年,郭驹任学校部主任,顾准(哲云)任副主任。19338月,李鸿寿任教务主任。1937年起,学校设立教务、总务处和分校等办事机构。19407月至19458月,上海沦为“孤岛”,学校在沪主持办学的是李文杰、钱迺澂、李鸿寿、叶朝钧。1947年,教务主任、总务主任甘允寿,教务副主任张英阁、金文鳌;总务副主任顾今;训导主任、校友部主任张斌;秘书蒋应杓。1952年秋,钱江候任总务主任。

1946-1951年,立信会计学校设立5处分校,各分校主任是,第一分校主任潘家振、副主任甘允义,第二分校主任甘允寿,第三分校主任王庭桂,第四分校主任顾福佑,第五分校主任陆伯良。教师有徐一尘、周以箓、唐根才、任孝瑛、张远师、李天民、施伯衍、黄浦、陈仲义、钱学钧、管锦耀等。

立信会计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后,195010月,购置卢湾区淡水路46号五开间两层楼房作为永久办学的校址,花费5.75万元。1951年秋,购置黄浦区金陵中路102-110号,五开间五层楼房1237平方米,作为永久办学的校址,花费10万元。

1952年春,金陵中路校舍定为立信补校的“总校”,吉祥里18号原总部改称“总校东部”,淡水路46号校舍称“总校西部”,甘允寿、张英阁、金文鳌分任总校、总校东部和总校西部的负责人。学校办学地11处,在全市设立8个分校,教职工200多人。8所分校负责人是,李鉴非、陶休、周四新、朱渭宾、孙庆元、顾福佑、韩明珠、陆伯良、赵友良、冯 刚等。

1-4-1 1952年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教学机构设置一览表

春季校址负责人

秋季校址负责人

总校

金陵中路108  甘允寿

潘可群

总校东部

河南中路吉祥里18 张英阁

张英阁

总校西部

淡水路46 金文鳌

金文鳌

一分校

西藏中路480 鉴非

 

二分校

四川中路549 周四新

周四新

三分校

南京西路重华里 朱渭宾

北京西路970 孙庆元

四分校

南京东路470 顾福佑

华山路5 韩明珠

五分校

长阳路37 陆伯良

南浔路281号 李鉴非

六分校

南市丹凤路163号 冯 

 

七分校

南浔路281 赵友良

(秋季改为五分校)

八分校

华山路5 韩明珠

(秋季改为四分校)

说明:秋季校址未标出的与春季同

【教学】

进入1950年代,人民政府要求私营工商业健全会计制度,加强税收管理;同时外地有关单位纷纷来沪招聘会计人员。待业青年、家庭妇女和社会待业人员迫切希望学习一技之长以自食其力,积极要求投身新中国的火热建设,来到立信补校报名要求学习的人数增长迅猛。学校分为班级制和选科制两种,1952年春季开教学班139个班,秋季开教学班242个。

1-4-2  1952年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班级制一览表

 

春季开班数

秋季开班数

高级速成科上期

1

1

高级速成科下期

1

1

中级速成科上期

4

4

中级速成科下期

2

3

本表小计

8

9

1-4-3 1952年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选科制教学班一览表

课 程

春季开班数

秋季开班数

课 程

春季开班数

秋季开班数

初级簿记

3

10

商业簿记

9

-

高级簿记

51

75

基本会计

9

6

初级会计

-

5

会计学

27

55

高级会计

-

6

统计学

1

1

成本会计

14

40

银行会计

8

12

政府会计

2

4

审计学

4

15

决算表分析

1

1

珠算

1

2

合作会计

1

1

本表小计

131

233

   【办学格局的调整与裁并】

1953年,在上海市教育局的统一规划下,暑假开始招收全日制初中11个班,分别在总校、总校东部、西部白天上课。1954/1955年,继续招收初中班新生,学校形成初中一二三年级齐备的规模。

1955年暑假,学校调整办学格局,金陵中路的立信补校总校改组为私立建信初级中学,晚间上课的选修班改组为私立建信补习学校。之后,有其他业余中学并入建信补习学校,改名为第十九业余中学,后并入邑庙区业余学校。吉祥里18号总校东部、四川中路的二分校,改组为私立文建初中文化补习学校。淡水路总校西部改组为私立和建初中文化补习学校。虹口的五分校等改组为私立培建初中文化补习学校。立信补习学校有专职教职员125人,在调整中分别转入新组建的五所学校。

1956年初,对私立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原有的私立学校改为公办学校。至此,上海的立信会计补习学校结束。

1-4-4  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改组裁并一览表

1955年组建学校名称

转入教职员人数

1956年并入学校

私立建信初级中学

55

建信初级中学

私立建信补习学校

12

邑庙区业余学校

私立文建初中文化补习学校

20

浦江中学

私立和建初中文化补习学校

17

东风中学

私立培建初初中文化补习学校

21

建江初级中学、建安初级中学

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从1928年创办到1956年结束,累计入学人数10万,校友遍及全国各地。潘序伦创办的立信会计教育体系,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培养人数多,影响大。

1-4-5 1928年至1952年春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就读学生人次一览表

届次

学期

学生人数

届次

学期

学生人数

1

1928年春

23

26

1940年秋

1615

2

1928年秋

48

27

1941年春

1940

3

1929年春

85

28

1941年秋

2016

4

1929年秋

82

29

1942年春

1060

5

1930年春

65

30

1942年秋

1395

6

1930年秋

154

31

1943年春

1762

7

1931年春

176

32

1943年秋

2003

8

1931年秋

274

33

1944年春

2494

9

1932年春

55

34

1944年秋

1901

10

1932年秋

198

35

1945年春

1055

11

1933年春

216

36

1945年秋

844

12

1933年秋

250

37

1946年春

1650

13

1934年春

276

38

1946年秋

1912

14

1934年秋

346

39

1947年春

2104

15

1935年春

303

40

1947年秋

2495

16

1935年秋

449

41

1948年春

2488

17

1936年春

377

42

1948年秋

2086

18

1936年秋

564

43

1949年春

1857

19

1937年春

782

44

1949年秋

1488

20

1937年秋

61

45

1950年春

2475

21

1938年春

635

46

1950年秋

5507

22

1938年秋

762

47

1951年春

9366

23

1939年春

1060

48

1951年秋

12000

24

1939年秋

797

49

1952年春

15000

25

1940年春

1246

说明:1952年秋至1955年招收学生人数待考

二、重庆立信会计学校

1941年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与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等6家单位合办选科制的立信会计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簿记、会计学、政府会计、银行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等,春秋两季各招生一次,还开设暑期班,经考试合格者由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发给学业证明,为大后方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会计人才。

19412月至19467月,与重庆市青年会合办,办学地址重庆公园路3号,共办11期,入学人数约1万人。

19412月至19457月,与重庆社会服务处合办,办学地址重庆市新生路及海棠溪两处,合办4年有余,入学人数约一千三四百人。

19417月至194510月,与中国财政学会合办,办学地址重庆市两路口,共办9期,入学人数约两千余人。

19419月至19437月,与社会事业人才调查协会合办,办学地址重庆市林森路九道门,合办5期,入学人数约一千余人。

19422月至19447月,与新生活运动总会合办,办学地址重庆夫子庙,入学人数不详。

19442月至19451月,与宝元通公司合办,合办两期,入学人数不详。

抗战胜利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重庆市区班,奉教育部令不再招收新生,之前在校生逐班毕业后办理结束。

19467月,与重庆青年会合办的会计补习学校办理结束,即另设学校独自办理,迁入重庆市区班的筷子街立信大楼,定名重庆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经重庆市教育局批准立案。潘序伦任董事长,王逢辛(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重庆市区班班主任)任校长。

重庆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校董有,卢作孚(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康心如(四川美丰银行总经理)、刘航琛(川盐银行董事长)、何兆青(四川省银行总经理)、余厚钦(四川建设银行副总经理)、苏汰余(裕华纱厂董事长)、吴蕴初、潘仰山、章剑慧、肖松立(沙市纱厂经理)、查济民、吴羹梅、黄次咸(重庆市青年会总干事)、李觉鸣(会计师)、卢子英、黄凉尘、刘芷休、王逢辛。

学校设立教务处(下设教学研究会、注册股、出版股、图书馆)、训导处(下设出版指导股、体育卫生股、课外活动指导股)、总务处(下设会计股、出纳股、事务股、文书股)和升学就业指导委员会。徐应钟任秘书,陈安怀任教务主任,杨继高任训导主任。

1-4-2 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的天津立信会计学校董事长李烛尘

立信大楼有教室4间,办公室2间,图书室1间,教员休息室1间,交谊室1间。学校开设初级商业簿记、高级商业簿记、会计学、银行会计、成本会计、政府会计等课程,由学生选修。每科上课时间每周4-6小时,每周一三五或二四六,修学期限修足20周为度。

第一届招生463人,第三届学生500人。重庆市教育局派员检查后认为,该校管教严格,办理优良,“为渝市各补校之冠”。

三、天津立信会计学校

天津立信会计学校于1948年春开设,创办与办学依靠李烛尘等天津工商界知名人士的鼎力支持。该校设立缘于立信校友、天津丹华火柴公司会计师丁苏民的建议。潘序伦即与李烛尘联系,请其给予帮助支持。在天津设立立信会计学校,就地培养天津企业急需的现代会计人才,利国利民,符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李烛尘是天津工商界领袖,热心教育,便联系天津工商界人士给予大力支持并推进,天津立信会计学校董事会由工商界知名人士组成,校董有:李烛尘(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周叔弢(北方民族工商业代表人物,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天津市副市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李钟楚(交通银行经理兼天津证券交易所理事长、丹华火柴公司总经理)、朱继圣(毛纺实业家,仁立实业公司总经理、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任凤苞(盐业银行董事长)、孙多钰(开滦矿务局天津局中方经理)等,公推李烛尘任校董会董事长(主席);潘序伦为校长,管锦康为教务主任,丁苏民为总务主任。

学校呈准天津市教育局立案,校址设于第一区吉林路12号众成商业职业学校内。众成商校地处市中心,交通十分便利,有利于学生走读学习,这一年的春季即行开学,报名者大都为职业青年。

1949年春,天津解放,天津立信会计学校即呈教育主管机关批准继续招生,并假建设路1号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天津分所及新华路儿童学艺馆上课。

天津立信会学校董事长李烛尘(1882-1968),土家族,湖南永顺人,1918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化学系。李烛尘为中国民族资本化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先驱者之一。在四川时,李烛尘与潘序伦过从甚密。194512月,李烛尘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组织中国民主建国会。李烛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成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49101日出席开国大典。李烛尘历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部长,轻工业部部长。历任民建理事、常务理事,民建全国会务推进委员会委员、常委,民建总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第一、二届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5年代理主任委员;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6412月至1968年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新中国建立后,李烛尘身居要职,但百忙中依然关心现代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天津立信会计学校按照天津工商界人士的要求,与大型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合办教学班。1950年,开设“大中华橡胶厂成本会计班”,“天津市花纱布绸业公会会计训练班”,“公用局统计训练班”、“公用局会计训练班”等。

19517月,潘序伦自沪来津,与李烛尘共商财经人才培养,受到李烛尘、天津立信会计学校师生和天津立信校友热情接待。潘校长在欢迎会上致词:“我国的工业资源是在北方,而天津又是北方国内外物资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都市,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会计人才的需要,是迫切而广大的,希望天津的立信同学,认清时代的使命,充实会计技术,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本着‘立信’的精神,掌握时机,学以致用,在工作岗位上,继续不断地钻研,永远站在时代的前面,发扬高度的工作效率,为建立经济核算制,避免浪费,防止贪污,降低成本,增加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而努力。”

19529月,校名更改为天津立信会计职业补习学校,校长徐建平,副校长管锦康。1954年停办,办学期间每年平均学生约1千人。

1-4-3 195174日,天津立信会计学校师生欢迎潘序伦合影,前排左4潘序伦、左五李烛尘、左6管锦康

四、桂林、兰州、北京等地的立信会计学校

学校适应战时培养会计人才的需要,从1940年起先后还在桂林、柳州、衡阳、梧州、兰州办理立信会计学校、分校。1947年,立信会计学校陆续在南京、北京等地办学。

1-4-6    1940-1954外地的立信学校一览表

校名

起止时间

负责人

学校类型

累计毕业、结业人数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桂林会计学校(亦称上海立信会计学校桂林分校)

1940.5-1945.6

蔡经济

一年制专修课,每周18课时

毕业初级52个班、高级25个班

立信会计学校柳州分校(亦称桂林分校柳州支校)

1941.6-1944.5

蔡经济

一年制专修课,每周18课时

毕业初级7个班、高级4个班

立信会计学校衡阳分校

1942.10-1944.3

蔡经济

一年制专修课,每周18课时

毕业初级3个班、高级1个班

立信会计学校梧州分校

1943.1-1943.12

蔡经济

一年制专修课,每周18课时

毕业3个班

立信会计补习学校兰州分校

1941.2-1945.7

校长 潘序伦

分校校长先后为陈学文、许作人

教务主任 周四新

选科制会计补习学校

开办5期,入学2088

修满5科,毕业84

桂林立信会计补习学校

19471949.11

立信校友会主办

校长 黄以法

共开班40

单科结业约2000

南京立信高级会计职业补习学校

1947.1-1949.4

董事长 陈其采

校长 潘序伦

选科制补习学校及一年制速成科

共开设50多班,结业三千人以上

桂林立信会计补习学校

19501954

校董事会王全国等5

校长 黄以法

80个班

4000

北京立信会计学校

19461952

校长 潘序伦

副校长 管锦康

先后约三千人,有总校及分校各一所

700

第二节 立信会计函授学校

一、上海的立信会计函授学校

19308月,立信会计学校增设函授部,对外称“立信会计函授学校”,满足外埠青年学习现代会计知识的愿望。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得到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潘序伦的圣约翰大学同学邹韬奋的“建议督促提倡之产物”。

函授学校办学宗旨是,“为便利内地各公务工商机关或各校学生研究普通或专门之会计学术而设,专以培植内地各公务工商机关优良之簿记会计职员,改良国内各界会计制度”。立信会计函授学校课程设置与立信会计学校相同,以通信方式开展远距离教育,实行对苦学且成绩优秀者减免学费等奖励1930-1947年,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历届学生计7063人,其中包括新加坡、香港学生。

1-4-7 1930-1947年上海的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历届学生人数统计一览表

科别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毕业百分比

初级簿记

1074

344

32%

高级簿记

3554

1002

31%

英文簿记

124

31

25%

会计学

900

324

36%

银行会计

581

238

41%

成本会计

278

105

38%

政府会计

206

82

40%

公司会计

189

73

39%

审计学

157

67

43%

合计

7063

2266

32%

说明:1948年立信会计函授学校继续办理,学生统计数字缺

上海的立信会计函授学校1930-1947年的学生,遍及全国二十个省区(包括台湾、香港),还有新加坡的5名学生。

1-4-8 1930-1947上海的立信会计函数学校学生地区统计一览表

地区

人数

百分比

地区

人数

百分比

江苏

4661

66.00%

浙江

1344

19.00%

安徽

342

4.80%

广东

72

1.00%

江西

71

1.00%

湖南

70

1.00%

湖北

53

0.77%

广西

46

0.66%

福建

44

0.63%

四川

44

0.63%

河南

43

0.61%

河北

42

0.60%

山东

36

0.50%

山西

35

0.50%

贵州

28

0.40%

台湾

27

0.38%

甘肃

25

0.36%

云南

24

0.34%

新疆

14

0.20%

香港

13

0.19%

新加坡

5

0.07%

合计

7063

100.00%

江苏省南通的函授生中,许毅因家贫辍学,13岁做学徒,17岁到如皋县一家盐店任助理会计员后,报名参加立信会计函授学校的学习。许毅和其他函授生一样,使用的是立信自编教材,作业用纸、来往信封都是立信统一制定的,印有“立信”的标识。学校制定学习日程,规定函授生每天至少须一小时阅读讲义,一小时做作业。许毅经过两年多的函授学习,在即将完成预定学分时,日军攻占上海后向周边地区发动进攻。1938319日如皋沦陷,函授学习被迫中止。许毅从此投身于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成长为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财经学家;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

依靠立信会计函授教育改变命运,有不少人以所学会计之长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安徽省怀宁县的函授生徐玉廷,商店学徒出身,1936年参加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学习。学校严格管理,加强与函授生的联系,发行函授刊物作为补充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如对学生习题的批改力求迅速,解答尽量详细;督促学生按时学习,寄交作业,对中途辍学的,不断发函督促,务使学生坚持修毕课程。23岁的徐玉廷潜心攻读中专课程,从此再也不进赌场赌钱,按照学校的要求,先后在初级班、高级班毕业,收入除去函授学校的开支外,每月还有结余,毕业后结婚,有了幸福的家庭。19493月,徐玉庭在家乡参加革命,他的会计学问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历任怀宁县人民政府财政科主任科员、粮食局总会计、县人民银行会计股股长等职。

19484月,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呈请上海市教育局批准立案,8月获准立案。函授学校设立董事会,潘序伦、李鸿寿、陈文麟、甘允寿、王庭桂任董事,潘序伦任董事长兼校长,王庭桂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校址在江西中路406号浙江兴业银行大楼407室。

1949年,函授学校停办。195010月,上海市教育局批准复校。立信会计函授学校的校董会由潘序伦、顾询、李鸿寿、陈文麟、甘允寿、王庭桂、叶朝钧、周木钧、陈启运、詹家忠、黄子仁11人组成,潘序伦任董事长,陈文麟任校长,叶朝钧任副校长,王庭桂任教务主任,詹家忠任总务主任。以上人员均为兼职。

195312月,入学约6000人。1954年,入学人数减少。19551月,向上海市教育局申请停办。经批准,在1955年上半年对函授生逐步结束学业。195510月,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完全结束。截至195510月,学校先后就读的学生累计约2万人。

二、北碚立信会计函授学校

194012月,北碚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始设,初名上海立信会计学校重庆分校函授部,校址设林森路16号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内,19422月迁北碚,函授学校的教职员6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由沪迁川,该校改隶属于专科学校,称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函授部。1946年,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复员上海后,更名为北碚立信会计函授学校。函授学校经费全系自给自足。

1-4-9 19479月前北碚立信会计函数学校各科毕业、在学人数一览表

科目

毕业人数

在学人数

科目

毕业人数

在学人数

商业簿记

511

234

高级簿记

314

143

会计学

148

111

银行会计

31

53

政府会计

22

50

成本会计

19

59

说明:19479月以后北碚立信会计函授学校的学生人数待考。

第三节 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一、北碚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1945年夏,北碚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尚未复员上海之时,呈请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先附设高级会计职业科,以期逐渐添招新生,以便蜕变而独立设置“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是年8月,招考第一期学生,欣逢抗战胜利,学校即组织董事会,推定卢作孚为董事长;经董事会选任,张英阁为校长。北碚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的校址在北碚的民生路,办学设施及校舍全部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捐赠。

1-4-10  北碚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董事会一览表

董事长

卢作孚

曾任交通部次长、全国粮食管理局长、四川省建设厅长;民生公司总经理

董事

潘序伦

曾任国民政府主计处主计官兼会计局副局长;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

卢子英

北碚管理局局长

刘芷休

永利银行信托部经理

苏汰余

曾任湖北全省商会联合会主席、永利银行董事长;裕华纺织公司董事长

卢澜康

曾任聚兴诚银行经理、安定钱庄经理、四川省银行襄理;永利银行总经理

康心如

曾任重庆市商业银行同业公会理事长、重庆市临时参议会会长;四川美丰银行总经理

潘世经

豫丰纱厂经理

黄凉尘

曾任宝星兴业公司及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宝元通副总经理

王逢辛

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陈文麟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

庞怀陵

聚丰银行总经理

余厚钦

四川建设银行总经理

查济民

大明染织厂经理

肖松立

沙市纺织公司经理

贺友梅

永利银行总经理

黄师让

汉口华年实业公司总经理

19466月,北碚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正式成立,接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会计训练班。

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每期招生80人,学制三年。学校对学生严格管教,以养成勤朴耐劳、刻苦自励之学风。教学培养学生了解会计原理及应用,并将普通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程度酌情提高,以便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为西南工商企业培养中级会计人才。

1-4-11 1945-1947年北碚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招生人数一览表

1945学年第二学期

1946年第一学期

1946年第二学期

1947年第一学期

1947年第二学期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80(男44 36

80(男5030

77(男3641

53(男2033

77(男4433

二、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19461月,蔡经济筹备在广州设立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因手续未及时办妥,于是先向广州市教育局呈请设立广州立信会计补习学校。2月初,广州市教育局批准设立。学校即招生,录取高级班1个班、初级班2个班,先行开课逐渐扩充。

蔡经济照章呈报广东省教育厅,申请开设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19466月,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学校成立。9月,招收3年制高中职业班,将原有的补习学校改为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附设会计训练班。

1-4-12  1946年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董事会一览表

姓名

籍贯

职务

董事长

潘序伦

江苏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

董 事

谢文龙

广东

广东省建设厅厅长

蓝 逊

广东

广东实业公司总经理

杜梅和

广东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

毛松年

广东

广东省政府会计长

叶公武

广东

顺德糖厂厂长

温铨贤

广东

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教师

蔡经济

江苏

广东省立法商学院教授

邱定侯

广东

广东实业公司协理

费鸿年

浙江

珠江大学理学院院长

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校长蔡经济,副校长李超凡。学校设立训导处、教务处、事务处和会计室,训导主任伍岛,教务主任康青萍,事务主任伍万乘。校长与各处主任、教员组成校务会议。教师(括号内为讲授课程)有蔡经济(成本会计、会计学)、康青萍(成本会计、簿记、会计学)、黄君默(贷纳学、商业常识)、陈天荫(审计学、会计学、政府会计)、谢锦棠(英语)、伍岛(国文、公民)、钟灵(代数、几何)和潘秀章、欧昆誉等。

入学资格,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高中职业班定为3年毕业;全日制上课。办学地址,惠福西路米市街44号。

该校成立初租赁汉民南路一处房屋、大南路一所小学作为办学校舍;9月初购置一栋米市街44号一栋三层洋房,有教室8间,办公室1间,职员教员宿舍4间,另建有操场。1947年广州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统计在校生有300余人,其中高中职业班49人,附设会计训练班250人。办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来报名参加学习者增多,为适应办学不断发展的需要,学校在校门外加建一栋二层楼房,底层作办公室,二楼作学生宿舍。

学校附设会计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或同等文化程度的在职青年,训练时期共1年,分初级4个月,高级8个月;上课时间分日班和夜班两种。初级课程有,簿记会计、珠算、经济学、财政学、公民。高级课程有,会计学、政府会计、所得税会计、经济学、财政学、公文、成本会计、银行会计、统计学、审计学、主计法规、会计问题。

另外,该校还设立选科制班和高级职业班。

1948年,学校在校生数一期达到900余人,全盛时选科制每期在学人数2000人。1954年合并停办,学校累计毕业、结业者2万余人。1949年夏,蔡经济去香港办学,将广州立信会计事业(包括学校、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分所、立信图书用品社广州分社)托付给副校长李超凡办理。

1986年,广州立信会计学校复办,蔡经济任名誉董事长。

三、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194871日,潘序伦设置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举行董事会第一次会议。校董会由潘序伦、顾询、陈文麟、钱素君、周仲千、叶朝钧、甘允寿7人组成;潘序伦任董事长兼校长,向江南任教务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上海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共招收五届学生,每届2-3个班,为中等专业教育。1948年秋季招生学生140人。校址在蒲石路(长乐路)43424号,与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市区部同处一地。

1949420日,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正式立案。学制方面,第一、第二届学制为3年,1950年、1952年入学的第三届、第五届学制为2年半,1951年入学的第四届学制为2年。培养目标是成为中等会计专业人才,学高中文化知识还可以毕业后再考大学。

课程设置,高中文化课程有国文(语文)、英文、数学、理化、史地、体育、音乐等;财会专业课程有珠算、商业算术、统计、簿记、会计、商业概论、财会经济、成本经济、成本会计、银行会计、政府会计、合作会计、审计学等。1949年秋季增设“政治”为必修科。

1951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国家统一分配工作。

1952年暑期,沪新中学商科班53人并入。秋,上海市税务局派人来校加强领导。

1953511日,上海市教育局下达文件,将该校更名为“上海市会计学校”,由市税务局领导;市税务局副局长朱如言兼校长,副校长高树槐,教务主任向江南。1954830日,改名为上海财政学校,为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直属学校。19562月,上海财政学校与地质部正定干部学校合并,迁往河北省正定县。

第四节 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

一、穗港联系

蔡经济是潘序伦在暨南大学任教时的学生,1929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商学院,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他曾任国立广西大学教授等职,先后在桂林、柳州、衡阳、梧州开设立信会计学校及分校、支校。抗战胜利后,蔡经济为广东省立法商学院教授兼会计系主任,同时继续立信会计教育事业,19466月经核准设立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详见本章第三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蔡经济在华南一带办学积累了经验,并在19471月创办《工商经济》月刊,潘序伦题写刊名。

1930年代,香港会计人员的养成教育主要是师傅带徒弟。潘序伦主持的立信会计函授学校招收香港学生,蔡经济主持的广州市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等,招收有志于深造的香港青年。穗港两地联系密切,他们学成后回香港工作,受到香港工商界的好评,扩大了立信会计教育在香港的影响。香港不少企业家来函,要求蔡经济到香港办学,就地培养香港急需的会计人才。

19487月,蔡经济联合广州的会计师、办学颇具规模的会计学校校长赵灼(实用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倪希明(服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黄君默(新中国高级会计学校)和高永康一行访问香港,受到香港会计师同行的欢迎。访港期间,蔡经济一行与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会长刘毓芸,监事黄茂林(首届会长),会计师谭维新、黄文衰等交流。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是当年香港华人最早设立的会计师社团。1913年,港府举行第一次华人核数员的考试,合格者十七八人,香港华人核数研究会应运而生,注册成立,后改名香港华人核数学会。“会计师公会”之名出现于祖国内地,并影响了香港。19253月,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会计师公会。19354月,上海会计师公会拥有会员268人。香港华人核数学会虽成立时间早,但会员不多,到1941年会员40多人。刘毓芸会计师等有识之士,学习并参照祖国内地会计师公会的模式,修订会章,1946年正式启用“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的名称。蔡经济一行与香港会计师交流中,刘毓芸、黄茂林等盛情邀请内地的会计师、会计学校校长来港兴办会计教育事业,既可便利香港青年就近入学,又是就地培养会计人才,推进香港会计事业的发展。内地与香港的会计师之间交流引起极大反响,《星岛日报》《大公报》《华侨日报》《工商日报》《民生日报》《扫荡晚报》等多家媒体关注了此次访问。

二、机构设置与办学

1949年夏,蔡经济与好友关启瑞、倪希明、高永康、冯圣广5人到香港,筹备合办立信会计学校。同年秋,经香港教育司核准,定名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并招生200余人。蔡经济即致信上海潘序伦,汇报香港办学情况,呈请潘序伦任校长。潘序伦回函表示,自己不担任此职,提请蔡经济担任。

学校初期,租一所小学的教室夜间上课。为适应白天上课的需要,他们在湾仔庄士敦道117号找到一间有4间教室的大屋,同时又在九龙油麻地吴淞街149号租到一栋两层楼的房子。蔡经济任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高永康任学校稽核,冯圣广任学校总务主任;倪希明为湾仔庄士敦道的教务主任,关启瑞为九龙的教务主任。办学伊始,教材是沪上邮寄来的立信会计丛书。

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办学分为2年制的专科、1年制的训练班、3个月一期的选修科3种。晚间学习的专科班,一般要3年才能修完规定的课程。

几年后,上海邮寄教材中断,香港图书市场见不到祖国出版的其它会计书籍,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只有以立信会计丛书为范本自编教科书,编有簿记、会计学、银行会计、政府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等,书名前冠以“立信会计”,以别于“立信会计丛书”。

办学期间,蔡经济主持编印《立信会计月刊》,每月一期,出版了19年,共编印了228期。该刊初期刊载大陆学者的会计学论文,登载大陆立信办学的信息,普及现代会计知识,刊载英国会计制度等内容,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沪港、穗港的会计学术交流。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学生遍布港澳,有的去海外发展,事业有成的有林珩辉、吴文鼐、方明伟、李绍萍等。

1969年,蔡经济等5名创办人有的拟移民海外,有的因年迈拟退休休息,商议决定结束办学。经呈请香港教育司核准,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宣布结束。数年后,蔡经济移居加拿大。

三、立信海外同学会

1982年,移居加拿大的蔡经济联络在香港等地学生一百余人,和50年代来港发展的立信校友张启慧、唐遵之、杨国树、张希龄等,在香港筹备设立“立信海外同学会”,蔡经济任理事会主席,吴文鼐任秘书。

同学会致函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名誉校长潘序伦先生,祝贺潘序伦90寿辰,表示愿为祖国四个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1983921日,香港政府社团注册处发给立信会计海外校友会豁免社团注册证书

1984211日,立信海外同学会在香港九龙召开第一届理事会、顾问第一次联席会议。选举林珩辉担任理事长,吴文鼐、方明伟、李绍萍担任副理事长。理事会推举蔡经济为顾问。蔡经济、吴文鼐提议,邀请原香港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教师萧明柱为该会顾问。是日,立信会计海外校友会在香港主办《立信会计海外校友会会刊》出版第一期。该刊为季刊,潘序伦题写刊名,出版人是林珩辉、杨国树、张启慧、唐遵之,总编辑吴文鼐。该刊以圆形篆体的立信logo,报道加拿大、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香港、澳门等地和祖国大陆的校友和会计界的信息。

第五节 复校后的附属学校

一、立信会计学校

19811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附设立信会计职业学校,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中专新生。19838月为更名立信会计学校。经上海市教育局与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决定,立信会计学校在全市9区和嘉定、上海、宝山、川沙4县设立分校共13所。

1984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设置中专部,统一管理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事务。

1985年起,中专部主任、副主任也有被任命为副校长。19939月,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管理机构分立,立信会计学校与各区县的有关学校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开办教学点。

1-4-13 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合一机构任职一览表

职务

姓名

任期

备注

校长

王眉征

1981.1-1983.6

顾树桢

1983.6-1988.9

成守文

1988.9-1990.2

戴子贤

1990.3-1993.9

中专部副主任

姚树新

1984.9-1986.2

杜秀娟

1987.2-1988.3

中专部主任、立信中专副校长

姚树新

1988.3-1990.4

李辰龙

1985.7-1988.8

中专部副主任、立信中专副校长

赵一平

乐子利

朱如圭

1990.4-1993.9

1993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撤销中专部,分别任命立信会计学校、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至2007年底,立信会计学校负责人情况如下表。

1-4-14    1993-2007年立信会计学校党政负责人一览表

职务

姓名

任期

姓名

任期

姓名

任期

校长

赵一平

1993.9-2004.7

 

2004.7-2007.1

黄疆新

2007.1-兼任

副校长

乐子利

1995.5-1996.12

王富忠

1999.1-2003.10

马理佳

1999.9-2004.7

纪剑鸣

2002.7-

赵一平

2004.7-2007.1

党总支书记

张菊英

1999.1-2002.8

赵一平

2004.7-2007.1

 

2007.1-兼任

党总支副书记

 

2004.7-2007.1

二、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1年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上海市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对在职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列入议事日程,立信会计职业学校接受委托试办职工中专班。此后两年又接受更多单位的陆续委托,学校扩大职工中专班的试点,形成一定规模。19841月,设立“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设立中专部,管理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93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决撤销中专部,任命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校长或副校长。

1-4-15   1993-2007年立信会计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党政负责人一览表

职务

姓名

任期

姓名

任期

姓名

任期

校长

白宏吉

1993.9-1996.11

朱如圭

1996.10-1997.12

 

1998.1-2007.12

副校长

朱如圭

1993.5-1996.10

 

1993.10-1997.12

顾 问

白宏吉

1996.10-1999.12

党总支书记

 

20071-

三、夜大学、培训中心、函授部

19825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增设夜校部。同月,夜校部更名为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夜大学。夜大学校长先后由专科学校校长顾树桢、张俊杰、李海波兼任。日常教学行政管理由主任、副主任负责。

199310月,夜大学下设办公室、教学科、学生科、培训科等机构。

20036月,夜大学和学校的成人教育处、培训中心等,合并组建成人教育学院。

夜大学办学详见本志第七篇第七章·继续教育。

1-4-19  1984-2003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夜大学负责人任职一览表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备注

协理员

钟经全

1984.9-1989.2

主持工作

主任

朱明尔

1988.10-1989.2

王法尧

1989.2-1993.5

1993.5起改任调研员至退休

副主任

朱明尔

1986.12-1988.10

校长

胡厚麟

1993.10-1999.9

韩建平

1999.9-2003.5

常务副校长

陈继炜

1993.10-2002.10

副校长

韩建平

1997.9-1999.9

19864月,学校设立培训中心,负责承办专业合格证书班,凡是学校负责教学、市内有关单位行政管理部门联合举办的专业合格证班、上岗证书班和多种课程的单科班。

培训中心历任主任(括号内为任职时间)马钟榆(1986.10-1988.4)、石吉茂(1988.4-1990.9)、沈国安(1990.9-1999.9)、郭冬生(1999.9-2003.6);历任副主任钟建萍(1993.5-1996.10)、姚树新(1993.5-1993.10)、杨宝成(1995.3-)、余祖忻(1999.9-2003.6)。20036月,培训中心和夜大学等合并组建成人教育学院。

19829月,立信会计专科学校设立函授部。

19849月,学校任命朱懋棣为函授部协理员,负责工作。198911月,函授部改为远距离教育部。19935月,远距离教育部与培训中心合并。

1-4-20     1984-2003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函授部负责人任职一览表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职务

姓名

任职时间

协理员

朱懋棣

1984.9-1986.8

副主任

朱家声

1984.12-1986.3

副主任

卢金涛

1986.1-1987.8

王发尧

1986.1-1986.9

主 任

卢金涛

1987.8-1990.10

章松钰

1988.11-1989.8

副主任

王崇毅

1989.9-1993.5

主 任

姚树新

1990.10-1993.5

钟建萍

1992.10-1993.5

分享到:

相关信息